最美教师事迹材料

时间:2024-02-20 17:41:43
最美教师事迹材料(集锦15篇)

最美教师事迹材料(集锦15篇)
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,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,肯定对各类事迹材料都很熟悉吧,事迹材料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。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事迹材料而烦恼吧,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美教师事迹材料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最美教师事迹材料1

女,汉族、1977年出生,本科学历,1996年参加工作,现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。

姜教师扎根农村、默默耕耘、忘我工作、无私奉献,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16个春秋。她16年如一日,以校为家,一向工作在教学第一线,长期担任小学毕业班语文。她师德高尚,模范履行教师职责,热爱学生,团结同志,忘我工作,无私奉献,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,教育、教学成效显著,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。

十六年来,姜教师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。其主要事迹如下:

一、默默耕耘、不断钻研

x年9月,姜教师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“三尺讲台”。

从那时起,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。她热爱教育事业、热爱教师职业、热爱每一个学生,把自我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。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,她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,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、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,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,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、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,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。她深知没有坚实、厚重的业务功底,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,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,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。她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,耐心寻味的启发,深入浅出的讲解,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。

二、细心关爱,耐心帮忙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,却盛于母爱。

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,是一种理性的爱,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完美的东西,激发他们扬帆前进。姜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,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、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,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、存在的异样,并能及时纠正、教育、培养,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。在姜教师所在的班级里,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,似一团和风细雨,感染着整个班级,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。比如,班里有个女孩叫x。她学习很好,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,是班里有名的“胆小生”。为了帮忙她练习胆量,姜教师课上经常提问她一些很容易的问题,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,鼓励她。当发现她的英语很好时,就在学校每周一句的英语学习中,让她带着大家朗读。渐渐地,语文课上的一分钟演讲,她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来。之后x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,还当上了姜教师精挑细选的课代表。看着孩子们的成长,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。姜教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一样载歌载舞,使班内的“鹅卵石”们日臻完美。

这样的例子在姜教师身上很多很多,她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,既教书又育人,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,健康成长。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“教学无小事,育人需精心”。

三、恪尽职守、任劳任怨任教十六年来,姜教师始终默默耕耘在“三尺讲台”。

她恪尽职守、任劳任怨、不求回报、只讲奉献。历年来,她所担任的学科在全县区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,她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,x年,在全县小学毕业统考中,她所任教的语文获得第一名。她本人也荣获了“优秀班主任”、“优秀教育工作者”、“骨干教师”等光荣称号。姜教师献身教育、甘为人梯,用自我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;甘愿化春蚕,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;甘愿当园丁,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。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,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,她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职责感,在“三尺讲台”上书写自我的完美人生,她是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,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,是完美的乡村教师。

最美教师事迹材料2

各位领导:大家好!

现担任四(4)班的数学课,并兼任数学教研组长。94年来到实验小学工作,现已有23个年头了。

20多年来,我认真钻研业务,不断学习,不断反思,不断提高,取得了点滴成绩:08年参与的课题《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的研究》被省教研室评为优秀成果二等奖;09年执教的示范课《零的认识》评为市级一等奖;14年6月,《濮阳广播电视报教育专刊》名师风采栏目上曾以“吴春萍让数学不走寻常路”为题目进行报道,等等。这些成绩的取得更加坚定了我探索课堂的决心和信心。于是,16年7月,在学校组织的真人图书馆活动中,我执教的数学综合活动课《走进对称图形》十分成功,套用校长的一句话就是:“这次活动课,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次成功尝试,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。”为此,7月7日,濮阳广播电视台《民生频道》曾以《数学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轻松获得知识》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。

教学是根,教育是魂。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,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也不能忽视。我们班有一位特殊的学生徐美姗,由于家里重男轻女思想,长期得不到亲情和关爱,形成了孤僻、怪异的性格。家长曾经把她送到心理学校治疗,可事与愿违,情况非但没有好转,反而更加严重,去过几所学校都被劝退。最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了我班。开始,姗姗在班里大喊大闹,甚至还打骂老师。我和她的家长协商制定阶段性教育目标,在四年的耐心教育下,孩子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
在担任教研组长11年的时间里,我们教研组的所承担的各种活动以及优质课均取得了优异成绩。

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不断提高自己的品性修养。在13年9月16日晚上10点多,我在接女儿放学时,一位七十岁的老人走过来问路,根据老人提供的模糊信息,我和女儿辗转把她送回了家,惊慌失措的一家人激动得痛哭流涕,这时已经到了夜里11:30。第二天,老人一家打听到我的单位,送来了一面写有“平凡岗位乐助人,为人师表好榜样”的锦旗表示感谢。当时,还是雷校长接待的。这面锦旗至今还挂在校史室里。为此,《濮阳早报》民生热线栏目还专门以“老人迷路好心人送其回家”为题进行了报道。

成绩只能属于过去,奋斗才能诠释未来。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,我将更加努力,相信在学校这片沃土上我将走的更高更远!

最美教师事迹材料3

安秀茹,1994年毕业于河北省威县师范学院,毕业后投身于农村基层教育,默默奉献、不求索取的她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度过了十几个春秋,多次获得“优秀教师”、“先进工作者”和“优秀辅导员”称号。凭着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,她用激情、用深情、用真情十几年如一日地奋斗在农村教育战线上,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。

一、精心施教,严谨治学。

作为一名教师,她始终坚持对工作讲求实效,对学生因材施教。农村的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,加之硬件条件跟不上,备课时,她常常为了精心设计环节,总是 ……此处隐藏18041个字…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,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喜欢上练字。20xx年9月,在省第四届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中x小学三个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中就有两个在她所带领的一年级。

作为班主任,她工作任劳任怨,努力向周围同事学习好的方法,尽力把工作做好做细致。在班级管理中采取了很多量化的细则,这样方便管理和考核,也让所有的学生有了规范自己的依据。除了常规工作做好以外,她更注重和学生多沟通,尤其是对于家庭背景特殊和学习上存在障碍的学生,经常走访家庭,课余谈心交流,从身心各方面去帮助学生取得进步,走出学习的困境。20xx年,她所带领的五。2中队被评为平顶山市"红旗中队",她也被评为市级"优秀少先队辅导员"。20xx年,该同志又被评为新城区"优秀教师"。20xx年被评为新城区"优秀共产党员"和平顶山市"文明教师"、"骨干教师"。

二、关爱学生无私奉献

她有一颗善良的心。她每教一个班级,都奉献爱心,致力构建和谐班级。她时刻把学生冷暖记心头,与学生心心相连。学生生病了、迟到了、家中有困难了等等,她都一一记在心里,想方设法帮助解决。在寻常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坚持友好、同等的立场,特别是对待差生,能用爱心、耐心、决心信念感化他们,激励他们施展自己的风采,并通过班集体的力量,大家互相关心,互相照顾,使其感到集体的暖和,消除厌学心理。还常常安排他们在班级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组织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,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价值,准确地熟悉自我,并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期待,从而树立起他们的学习自信心,迎头赶上。

三、教育科研较有成果

在上好课的同时,她积极投入到教导处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中,先后参与了《板书设计的研究》、《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》、《小班化教学》等课题的研究,分获国家和省级优秀奖;撰写的教学案例《热闹的菜地》获国家级一等奖。她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,勇于探索,勤于笔耕,所撰写的多篇论文荣获国家、省、市级一等奖,其中《作文评分请高抬贵手》于20xx年5月发表在第十八期的《少年智力开发报》上。她重视活动课的开展,支持特长生参加少先队活动,指导和鼓励学生发展特长。她辅导学生撰写的科幻作文、科幻画多次获平顶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。

四、培养教师初见成效

她常说: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。她努力践行师德规范,并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培养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,献身党的教育事业。她积极参与学校提出并实施的"青蓝工程"。近三年来,她先后带了4位"徒弟"。20xx年,她担任刚来校工作的于晓琳老师的指导老师,每学期相互听课评课30多节。于晓琳老师提高得很快,20xx年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,并参加了我市第十二届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,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。

五、积极参与各项活动

她积极参与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,力争在多方面锻炼自己,提高自己。她多次参加演讲比赛、征文比赛、下水文比赛和书法比赛,分获国家和省市级的一、二、三等奖。20xx年,在全国征文比赛中,她撰写的《我的母亲》获二等奖;20xx年5月,在市创先争优活动小组组织的"我为党旗添光彩"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。

人们常说: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;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,到死丝方尽;更有人说:教师是  从教20xx年的她主动调到盲童学校,组建了武汉首个盲童艺术团,首创盲童形体训练,带领他们比赛、夺奖,寻找自信。为给盲童女孩吴迪圆梦,她四处奔走,创作励志单曲《梦》。从此,全国九条高铁线上都能听到吴迪的歌声。

意外邂逅特殊教育

张龙本来是武汉市汉阳区一所普通学校的音乐教师。20xx年,她带学生到北京演出,同台有一群孩子的器乐演奏,特别好听。在后台,她竟然发现孩子们都是盲童,"当时心里特别震撼"。

回武汉后,她迫不及待地化装成志愿者,"潜伏"进武汉盲校。几天下来,她感慨万千:这里太安静了,静得让人想流泪!下课后,很多孩子还是在教室里蜷缩着身体揉眼睛,或者把玩着手里的什么小东西。"这不是孩子应有的生活状态,这些孩子,更需要我的帮助!"

张龙主动转岗到了武汉盲校。她首次建立校园广播,放音乐、讲故事。

寂静的校园开始热闹起来

"我要了解他们,必须学着走进他们的世界。"一个周六,张龙戴着眼罩开始一天的生活。"从床头到衣柜是5步,从衣柜到卫生间的门是3步,从卫生间的门到洗漱台是5步。"张龙走得小心翼翼,仍然四处碰壁,膝盖几次撞得生疼。3分钟就能搞定的刷牙,这一次她用了10分钟。那一刻,张龙明白了,"黑暗中,有太多不可预知的东西,恐惧是最直接的反应。"只有消除恐惧,才可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,也才可能让他们从自己的"塔"里走出来。

课余时间,她主动找孩子们聊天,唱歌,讲故事……渐渐地,孩子们的笑容、话语多了起来,有孩子说,以后想当歌唱家,想当运动员,还有的说想当语言学家……

用音乐为盲童圆梦

20xx年12月,武汉盲校首个艺术团成立了。艺术团的小歌手吴迪,是个苦命的孩子,妈妈生下她不久就去世了,还给她留下了终生残疾——先天性双目失明。

小吴迪像妈妈一样,特别爱唱歌。张龙对她进行重点培养,帮助训练气息,矫正不正确的吐字发音,吴迪的演唱水平大大提高。一次,张龙找吴迪谈心,懂事的吴迪低头不语,泪水在眼眶打转,她说,一直梦想有一首自己的单曲,献给天堂的妈妈。张龙百感交集,哽咽着说:"放心吧,我一定圆你的梦!"

为了帮吴迪圆这个梦,张龙四处找人写词、作曲,创作了励志单曲《梦》,并请人帮忙在盲校拍摄了MV。张龙把MV上传网络,希望让更多人听到吴迪的歌声。这首歌被作为公益歌曲在全国九条高铁线上循环播放。

术团的表演日益丰富,孩子们的世界也逐渐从校内走向校外:四年级学生甘文俊和田彬楠在第二届全国盲人诗歌朗诵大赛中,荣获湖北赛区金奖;初一年级宋林龙在第三届北京竹笛邀请赛一举荣获少年组金奖;在第三届亚洲陶笛音乐节上,盲校孩子们作为唯一的一支残疾人代表队,与来自亚洲各国及地区的陶笛高手同场竞技,斩获银奖。

这里只有孩童没有盲童

盲人也应该追求美和享受美。张龙大胆设想,在全国首创盲校形体训练课,帮助盲童训练形体、雕塑体形,练习像普通人一样的坐姿、站姿和行走。

孩子们看不见,张龙就把自己当触摸试验品。她示范动作,让学生在自己身上反复摸,让他们体会和模仿,每个细小动作逐个纠正,反复练习。时间长了,张龙终于看到,孩子们走路昂首挺胸,待人接物彬彬有礼,肢体语言也越来越丰富。

张龙经常对孩子们说,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逐、实现自己的梦想。这里只有孩童,没有盲童。正常儿童能做的事情,盲孩子同样能做到。"我们不需要别人同情,我们需要别人的佩服。"

武汉盲校的乒乓球、门球、花样跳绳等各项体育运动都应运而生,看着运动场上生龙活虎的身影和欢呼雀跃声,真的很难相信这里是盲校。孩子们在这里快乐学习、生活,已有近20名学生考入长春大学、北京联合大学、山东滨州医学院等。

《最美教师事迹材料(集锦15篇)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