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找鱼王读后感

时间:2024-02-20 17:14:25
寻找鱼王读后感

寻找鱼王读后感

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,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,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。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寻找鱼王读后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寻找鱼王读后感1

最近,我看了一本书,叫《寻找鱼王》,这本书的作者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家张炜的书,我一开始看书名觉得这是一本小说,读着读着,我才知道,这是作者童年的难以置信的经历。

一开始,作者介绍了他小时候住在大山深处,他非常喜欢猫和狗,羊和牛。在作者五岁的时候养了一只猫,可是他要去干我们小时候都要去干的事——上学。我觉得这个开头很好,也知道了作者那时的环境。在上学的时候,作者的老师是一个戴着老花镜的斜眼老师,他在草棚里上课,那里有火坑和锅灶。作者爸爸对那老师不太满意,说他“浑吃”,就是说他贪吃,吃得多。那个老师不要钱只要食物。作者爸爸看见草棚有水,以为有鱼,可那老师却否认。爸爸回去和作者妈妈的对话说出了一个重要角色——老族长,他们说山里的人和动物都怕他。

然后就是作者写了他很少吃鱼,并且作者爸妈说了捉大鱼可以赚钱。这让他立下宏伟大志,一定要捉大鱼。爸爸说了,山里有一位鱼王,他的眼和手和鹰一样,闭眼都可以捉大鱼。说到这里,作者肯定要去跋山涉水找那位“鱼王”拜师学艺了。那“鱼王”住在十里之外没水的小石屋里,作者十几天后才找到那位”鱼王“。到了那个”鱼王“的屋门前爸爸突然跪了下来,向”鱼王“求情,想让作者留下来。作者就陪伴了”鱼王“很多年,在”鱼王“临终前说了他以前隐藏的一些故事。比如说,他小时候爸爸被另一个”鱼王“害死了,他买了一条毒鱼害死了人……说完这些话几天后他过世了。临终前,他把一个小肚兜给了他,让作者去找蓝雾里他的女友。他找到了她,并照了很大的一条鱼,她说它是这里的护水根。

最后,作者成功地成为了鱼王。

寻找鱼王读后感2

在干旱缺水的大山深处,“鱼”成为了一种稀有而奢侈的.食物,捉鱼与吃鱼则同时象征着不同寻常的本事与身份。正是怀着与鱼有关的梦想,书的主人公“我”立志当一个捉大鱼的人,并由此踏上了寻找鱼王的路途。

在《寻找鱼王》这本书中,有许多主人公,比如:从前的“旱手”和“水手”、两个鱼王的后代。这两位师傅,一男一女,这时都已经80岁了,他们本是天作之合,却成了终身的仇人,他们相互之间有难消的恨,也有刻骨至死的爱。他们的关系,与父辈太想做鱼王有关,也与老族长的存在有关。他们的故事,引发人们思考。比较而言,那位旱手师傅,可以说是一个哲人,他话不多,但一出口,皆非寻常,他身世悲苦,一生都在反省,都在思考。“长辈牵手走三里,自己走七里,一辈子十里。”“人的一辈子都在学,最后也不能说学成了。”他说的每句话都是人生的启迪。这位旱手师傅死后,文中的“我”又找到了女“鱼王”,她为那位始终视她为仇人,几次忍辱找上门来求和,终身未嫁。

小说最后,“我”跟着那位女“鱼王”,在水底深处看到了无比巨大的鱼。她告诉他自己最终的发现:这才是真正的“鱼王”。有它在,这山里才有水、有鱼,一旦没有它了,今后也不会有水了,也不会有鱼了,这里的人们也吃不上鱼了。

我想:真正的鱼王象征着那些默默奉献、不求回报的人,正像我读过的一篇文章:有一个人,不喜欢说话,总是一个人的,结果有一天,他老了,但总爱帮助别人,于是,他干起了全村人都不愿干的活——天天撑船接送人们来往,不求任何回报,有时别人的东西掉到水里了,还帮助别人将东西捡回来,送给主人。最后一个小女孩掉到了水里,他想要救上来这个小女孩,不料女孩救上来了,他却离开了人世。

默默无闻,无私奉献,不求回报,这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拥有的鱼王精神。

《寻找鱼王读后感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